• <progress id="pnu11"><address id="pnu11"><thead id="pnu11"></thead></address></progress><samp id="pnu11"></samp>
    1. 全國服務熱線:

      400-860-5890

      當前位置: 官網首頁 > 技術文章 > 技術文章詳情頁

      什么是表面粗糙度Rz值?

      時間:2021-07-28發布者:百科節選

      表面粗糙度(surface roughness)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較小間距和微小峰谷的不平度 [1]  。其兩波峰或兩波谷之間的距離(波距)很?。ㄔ?mm以下),它屬于微觀幾何形狀誤差。表面粗糙度越小,則表面越光滑。

      我們知道,表面粗糙度Ra值指的是取樣長度測量出來的平均值,那RZ值是什么呢? 


      Rz指的是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
      舊版國家標準GB/T3505-1983中,規定: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參數應從輪廓算術平均偏差(Ra)、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Rz)和輪廓高度(Ry)三個中選取。
      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Rz:
      在取樣長度l內五個值的輪廓峰高的平均值與五個值的輪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用公式表示為
      Rz=(∑_(i=1)^5?〖y_pi+∑_(i=1)^5?y_vi 〗)/5
      式中 ypi-----第i個大的輪廓峰高;
      yvi------第i個大的輪廓谷深。
      取樣長度l是用于判別和測量表面粗糙度時所規定的一段基準長度,它在輪廓總的走向上量取。規定和選擇這段長度是為了限制和消弱表面波度對表面粗糙度測量結果的影響。常用的取樣長度為:
      Rz≥0.025-0.10μm時,l=0.08mm;
      Rz>0.10-0.50μm時,l=0.25mm;
      Rz>0.50-10.0μm時,l=0.8mm;
      Rz>10.0-50.0μm時,l=2.5mm;
      Rz>50-320μm時,l=8mm。
      新版國家標準GB/T3505-2000(2009新)中已經對Rz的定義進行更改,舊標準中的標寫方式Ry不再使用,Rz代表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的定義被取消。新版中Rz取代了Ry,定義為輪廓的高度。


      返回列表
      推薦新聞